关于《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哲学 自解1
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0 篇文章
  • 累计收到 7 条评论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哲学 自解1

琴歌
2022-01-14 / 0 评论 / 4,045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5f313294ab98f0a5b7e2a9f0784ffa73.png

8213f2cb28bda4d73f60cd5143045272.png

最近读到一本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以一个小伙拜访哲人与其辩论对话体形式来说明主张一个令人震惊的道理

“世界极其简单,人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幸福”。

起初我也和文章中的青年人一样,完全不相信哲人说的话,因为它太特别了,否定因果关系论,有些违背大多数人的常识。随着深入的阅读,自己的疑虑于困惑逐渐开始消解,并开始信任这一点。非常感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不少的心结。
接下来就是我对这本不可多得的个人启发书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

引言:
世界极其简单,人可以改变不管过去怎样,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快乐并且随时可以。人生也是一样很简单。

一,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哲学(也是注重于自我改变的个体心理学)

1.心里创伤并不存在。

我刚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气,心理创伤不存在?那么为什么会有创伤性应急障碍?之前受到过的伤害没发生过?你是否定了我之前屈辱的人生?那历史是什么?中国建国之前的鸦片战争侵华战争又是什么?因为童年受过的身心伤害背叛造成现在我这种自卑内向性格的情况又算什么?
我真就无法接受且无法理解,
“因为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事情就发生了。”不是人之常情的因果关系事件吗?
我不愿再三,硬着头皮读下去。本书解答到:

  • 人不管在以前经历过什么,都对现在的当下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取决于自己赋予给它的意义。

突然感觉好受震撼,我是一名社交恐惧的人士,和文中主人公的朋友有点像,不过我会强迫自己与人交流,但总是会很不自然,会紧张,但是听了目的论,然后再想想自己,突然发现可能我以前一直想寻求医生,药物帮助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逃避,或许我该正式自己的恐惧的目的,梳理这个目的,把这个目的放下,从而放过自己。

2.关于目的论的解读

本书中一直强调不要用因果论:
(因为怎么怎么样,所以造成这样的事情)
用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目的论”来反向解读:

比如:
因为以前小时候爸爸打过我所以造成了到现在我们父子关系就一直不好(因果论)

先有心里有一直不想和爸爸和好的这个目的,然后就把爸爸打我的那段记忆搬出来(目的论)

初一看是不是很费解,不找开始的原因就直接倒过来说是自己有不想改善关系的目的所以才没和父亲和好。
这种论调真是不太好理解,和自己以前所知道的道理是反着来的。为什么会是这样?是这本书胡说八道?

当理解后本书中的看法是: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我们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过去。

  • 一直用原因论来说明“因为怎么样所以怎么样”
    就会一直纠结过去的问题无法走出。也就很难解决心里矛盾的问题。

如果用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将会改变自身对事物的看法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同角度解决不了问题就换个角度方式去解决)

从而使自己眼前看到的世界也会开始改变。

1

评论 (0)

取消